10月12日至13日,由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主办的“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科技大会”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召开。大会以“守正创新・勇担使命・共谱模架行业新图景”为主题,汇聚全国500余家模架企业、行业权威专家、知名学者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代表,共探建筑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模架行业的发展新路径。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郭正兴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参会,不仅作专题学术报告分享前沿成果,更凭借两篇高质量论文荣获一等奖与二等奖,充分彰显学校在土木工程领域,尤其是模板脚手架技术研发方向的学术影响力与创新实力。
大会期间,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发布2025年度工作报告,系统梳理行业运行态势与协会重点工作;第二届科技大会则聚焦智能模架体系研发、低碳材料应用、数字化管理升级等前沿议题,深入剖析行业痛点,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。在这一高水平交流平台上,郭正兴院长以《盘扣架长丝杆可调托撑梁板共支支模技术研究与应用》为题作主题发言。他依托学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科研平台,系统介绍自主研发的长丝杆可调托撑技术——该技术通过结构协同优化设计,实现梁板荷载一体化传递,既破解传统支撑体系“搭设效率低、施工流程复杂”的行业共性难题,又能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,显著提升工程效率与经济效益。报告紧密结合重大工程实践与学校教学科研案例,生动展现我校在施工技术革新与智能建造方向的深厚积累,赢得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与好评。
为鼓励科技创新、促进学术交流,本届大会同步开展优秀科技论文评选。经过20位行业权威专家严格评审与规范流程筛选,最终评选出31篇优秀论文。其中,郭正兴院长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《盘扣架高强度构件的研究与发展展望》荣获一等奖,另一篇《对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高效应用的再认识》荣获二等奖。两篇论文均立足行业发展需求,围绕模板脚手架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深度研究,不仅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理论支撑,更体现我校教师团队“产学研用结合”的研究导向,进一步巩固学校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地位。
当前,建筑业正加速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工业化转型,模架技术作为施工体系的核心环节,面临更多创新机遇与挑战。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“产教融合、协同创新”的发展理念,深化产学研合作,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。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协作,拓展科研成果转化路径,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“成贤力量”,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中,守正创新、勇担使命,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“成贤智慧”。
(供稿单位: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)